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2017年当选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心怀济世之志,身兼救人之术,努力做一名好医生”是他的信仰,也是他前行的方向。——陈安天
有一个形容医生的词叫“妙手仁心”,我觉得应该是“仁心”在前,“妙手”在后。——陈安天
从大一开始,陈安天志愿加入白求恩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到各种志愿活动之中。作为一名医学学生,除了导诊,他还参加过一院陪检、二院ICU病房护理、眼科分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学习,忙碌后又要能静下心来研究课程,这些都磨练着陈安天的意志和品质。凭借着严格的自律精神,他连续两年取得年级第一的优秀成绩,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白求恩医学奖学金等10余项奖励也被他收入囊中。在陈安天看来,不论是什么专业,学好专业课都是重中之重,“我们是大学生了,已经成年了,必须要对自己和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负责。”
吉大一院陪检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有些松懈了,就会想办法让自己再次紧张起来。——陈安天
四年的大学时光,总是会有疲惫厌学的瞬间。陈安天也不例外,当被问及松懈时是如何让自己迅速紧张起来,他回答到“以学助考,以考促学”。
普通的医者医人,好的医者医心,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陈安天来说,计算机和英语是他除专业课外的两大爱好。
“计算机对于每个专业来说都是关键的领域,比如说对于医学中的生物信息学。”在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后,陈安天报考了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令他意外的是,这些看起来枯燥无味的计算机知识中竟然有着如此精妙有趣的逻辑,他在学习中总结出了一套分门别类的高效复习方法,顺利以98分的高分拿到了印着“优秀”二字的等级证书。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浓厚,陈安天接连以高分通过了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三级数据库技术、二级C语言等多项考试。“所有知识都是相通的,不要死记硬背,只要掌握好学习的技巧和规律,知识就会涌向你。”
“英语是通往各行各业的敲门砖。”陈安天对于英语一直十分重视,出众的英语水平也使得他能够流畅地翻阅英文医学著作,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提高。为了提示自己的英语能力,陈安天时刻都在鞭策自己,他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竞赛和考试,在竞争的压力下逼迫自己进步。凭借着这份近乎偏执的热爱,他在2014和2015年连续取得了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特等奖(吉林省第一名);并在未接受任何专业培训的前提下,依靠自学通过了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考试和WSK考试。除此之外,他还凭着自身优异的英语能力取得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二级笔译资格,以及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二级笔译、三级口译资格以及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评估(LSCAT)二级笔译员资格。当问及英语的学习方法时,陈安天只说了两个词:“坚持”“自律”。大学四年,陈安天始终保持着早起的好习惯,每天5点多他就会迅速地从床上坐起来,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学英语的时候,我会尽量选择嘈杂的环境,用很小的声音放听力,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样在考场上排除干扰之后,做题就会十分顺畅。”嘈杂的食堂和餐厅是陈安天青睐的学习地点,大学七年,那个坐在角落努力听着英语的少年。
学部十佳评选(左)学习经验交流会(右)
小时候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现在,我已经不满足于成为一名医生,我想当一个好医生,一个很好很好的医生。——陈安天
在用心学习课程、尽最大可能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陈安天开始努力思考医学实践的途径和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基础,陈安天带头发起了国家级大创课题:《结核分枝杆菌应答调控网路构建及其在肺结核体液诊断中的应用》并顺利取得了优秀项目的称号。
2015年夏天,陈安天成为我校第一批接受全额奖学金资助的三名非“唐班”学生之一,他乘上了飞往加拿大的飞机,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研习,成功完成了临床科研以及临床实习的两项科目。返校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作为大学生基础医学最高级别的赛事,这场比赛从筛选阶段开始就吸引了广大医学学子的目光,医学传统浓厚的白医学子对此也是高度重视。凭借着充足的准备以及对医学诚挚的热爱,陈安天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一等奖的优秀成绩。
在加拿大期间,他还完成了《激素治疗对于绝经期妇女最佳时间的研究》的科研设计,曾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两篇,核心期刊文章一篇,以及SCI文章一篇。在学校的教学评估中他作为医学部唯一一名学生代表获得了同加拿大、日本来访专家座谈的资格,与长者的近距离接触让他再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将他的性格雕琢的同暖玉一般温润。万千荣誉加身,陈安天却并未止步,2017年4月,他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
校庆马拉松(左)河北唐县与杨书记合影(右)
版权所有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