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8年,先后于1960年、1978年和1984年招收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2年成为全国首批MPH试点学校。2019年、2020年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专业先后被列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创新项目,2022年获批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经过60余年发展,形成了融医学、法学、管理学为一体的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一级和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和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拥有12个教研室、2个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平台。拥有长白山学者、唐敖庆学者、匡亚明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6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荣获省级等各类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其它教材50余部。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本科实践教学基地28个,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14个。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至今已培养本科生6000余人,研究生3200余人,为国家公共卫生和放射医学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图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传承白医精神,凝心聚力育人
学院成立于1958年,60余年来,学院始终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秉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公共卫生现场工作能力,彰显放射医学特色,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构建“思政引领、科技赋能、产教融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面向全球健康、面向重大传染病防控的新时代的公共卫生人才。
图2—公共卫生学院的历史沿革
学院始终坚持传承“白求恩精神”,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将思政立德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聚焦立德树人目标,着力培育时代新人。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思政工作体系,构建“六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建设一支具有高职业素质、高研究能力的思政育人队伍,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院注重育人文化塑造,充分挖掘学科育人、文化育人,扎实推进“对标争先”党支部建设,开展“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师生健康•中国健康”等系列活动,在河北唐县、内蒙古通辽、吉林通榆等地搭建具有公共卫生特色的支教、义诊、扶贫实践平台,为学生传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营造氛围、创造条件。5年来,先后获批4门“学科育人”课程,多次获得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团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获中国志愿者扶贫案例50佳、全国百强实践团队、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学联盟社会实践活动,长春市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奖励,获评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就业慕课和心理慕课等多项奖项,学院师生累计荣获各类思政育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相关校级以上荣誉50余项。
图3—暑期赴河北唐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4—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
图5—刘树铮基金会成立暨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立足一流专业,夯实课程建设
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预防医学为省级高等学校本科品牌建设专业和高水平专业A类建设专业;放射医学专业是国家Ⅰ类特色专业、吉林省特色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B类建设专业和本科品牌建设专业,软科A+本科专业。
图6—预防医学和放射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专业建设规划上,学院始终坚持强化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交叉学科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适时调整本科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推荐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AI课程1门,本科数字标杆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学院注重加强教材建设,主编和参编高水平教材50余部,获省级优秀教材和吉林大学首届教材建设二等奖。6位教授受聘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和“101计划”核心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
图7—一流本科课程和科技成果奖
图8—学院主编的各类教材
图9—教材编写相关会议
学院加大本科专业教育模式改革力度,探索预防医学、放射医学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提高对社会贡献率。先后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4+1+1”,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开展“4+2”本硕连读模式,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联合开展“4+1”本-硕连读模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
图10—与国外联合办学签约仪式
搭建多元平台,创新实践教学
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利用学科优势,在一流学科群、国家级和省部级中心/实验室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多元的教学科研平台,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强化重大、突发、人兽共患传染病、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研究平台建设,聚焦传染病预警、溯源、跨物种传播机制研究,开发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聚焦东北亚区域核辐射安全,深入开展辐射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学院获批国家级卫生监督培训基地、国家级核辐射紧急救援基地组成单位、省级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公共卫生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
图11—吉林省公共卫生与辐射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学院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多层次、递进式、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科研与实际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校外本科实习基地28个,3个海外优秀学生培养基地。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拥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1个,线上慕课资源丰富。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开展“三创”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近3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0余项,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本科生580人。本科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生物技能大赛、“互联网+公共卫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赛、国际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生物分子设计(BIOMOD)大赛、科普宣传等一系列实践技能比赛,屡屡斩获一、二和三等奖、以及银和铜奖等,成绩优异,推动实践教学的整体提升。
图12—与中国CD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图13—校外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图14—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
图15—临床实习、急救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
图16—本科生参加国际和国内各类竞赛
产教科教融合,服务社会发展
学院形成了以“国字号”实验室为龙头,以高质量科研队伍和优势专业为依托,紧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点、放射医学特色与优势的科教产教有机融合,服务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作为组成单位参与共建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有14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平台。其中,“第二松花江水系甲基汞污染的人体危害,空气污染的健康效应”、“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等研究工作曾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处于当时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学院还聚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科技前沿,多项研究获省部级成果奖等荣誉,研究人员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为吉林大学“药理与毒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精神病与心理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做出重要贡献。
图17—学院主办白求恩公共卫生高峰论坛
图18—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共建仪式
图19—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
学院注重培养过程中科教、产教和医教的有机融合,以科研成果助推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和教学改革,学生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开放创新实验、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为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学院选聘实习基地教师作为兼职导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疫情期间,推出《新冠疫情防控》系列科普视频,近百余名志愿者团队完成了长春市大部分流调工作,专家撰写的政策决策报告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完成公共卫生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共培训省内外8所医学院校19208人次,带动公共卫生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同时,开展辐射安全监督与评价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与响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20—吉林省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协作体签约仪式
图21—公共卫生实践培训班
图22—疫情防控培训工作
图23—抗击疫情工作表彰仪式及感谢信
育人成果丰硕,助力四化建设
建院60余年来,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与时代同向同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放射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信息学、医事法学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国内外。先后涌现出工程院院士、高校校长和书记、以及政府机关重要领导,目前,在全国许多大医院的放射医学相关科室、国家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疾控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防院、出入境等相关部门担任担任重要职务。他们为我国的放射诊疗和辐射防护、传染病慢病防控和职业病防治、医学信息化和医事法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以党建为抓手依托学校思政“引领工程”,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学生家国精神、人文精神、奋斗精神和科学精神。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水平较高的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省级“教学名师”、市级师德标兵、白求恩名师等,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带动引领作用。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先后获得省级优秀大学生、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白求恩十佳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白求恩医学奖学金、红旗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图25—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及白求恩奖学金颁奖仪式
考生寄语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这一刻的你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理想,愿所有考生不负寒窗,提笔从容,合笔如愿!你们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上!
版权所有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